熟悉复星的朋友一定知道,复星全球合伙人目前正在蓄力做一件重要的事——对口援助国家级贫困县的基层乡村医生,全力支持国家2020脱贫计划。
自今年4月4日“乡村医生健康扶贫行动”出征仪式启动以来,项目开展已有一个半月,基层成效进展如何?现状有何改善?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还有哪些?后方还能给予哪些精准支持?项目后续要怎样深入展开?
带着这些问题,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兼CEO、星景控股创始合伙人兼CEO、复星铁投CEO温晓东日前践行使命,专程抽出四天时间,携带扶贫物资辗转跋涉2400多公里,来到对口支援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实地走访。
在屏边,温同学的脚步遍及3个镇、1个乡、4个村,共计走访1家县医院、2家镇卫生院、4个乡村卫生室,拜访了包括四位乡村医生在内的基层医护人员,还深入“因病致贫”家庭,了解当地健康扶贫的燃眉所在。
“乡村医生是一个默默奉献的群体,我们要尽所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结束走访的路上温同学感触良多,他说,“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是一个关键切口,针对精准扶贫,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屏边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距省会昆明320公里,距州府蒙自59公里,距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95公里,地理位置相对偏远。
屏边境内聚居着苗、汉、彝、壮等17个民族,是全国五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之一、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592个、云南省88个扶贫开发片区县之一。
▲屏边夜色
温同学一行抵达屏边时,天色已晚。才踏上屏边的土地,温同学见到的第一个“当地人”,便是复星派驻屏边的驻点扶贫队员杨阳。
“杨阳同学,你辛苦了!驻点这些时间,感觉怎么样?” 简单寒暄,温同学便迫不及待地聊起工作。
“屏边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8个,持证的乡村医生大约有95位,这里的突出问题是村医水平高低不齐,诊疗条件和医疗环境也有很大差异。”杨阳说,只有趴下身子去一线,才能发现真正的困难和需求。
“好的,你给的这些信息很有用。这边的工作生活还适应吗?有什么需要我们后方支持的,请随时提出。”温同学说。
“谢谢总部的支持。能以扶贫队员身份参与乡村医生项目,是非常难得的一份体验和学习。说实话,在这里孤独感会有,最强的还是使命感,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汗水,帮助乡村医生项目实实在在地落地,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眉宇间,杨阳信心满满。
▲杨阳(右)在屏边走访乡村医生(资料图)
85后的杨阳来自复星旗下策源股份,独自一人于今年3月份提前来到屏边驻点,在西南边陲肩负扶贫重任。如今,她每周都要下乡调研基层情况,有时候一去就是几天。
经过2个月左右的工作生活,杨阳对屏边境内的医疗现状、风土人情已有丰富了解。而像杨阳这样,由复星统一派出的首批驻点队员共计18名,涉及全国24个贫困县。
“像支持教育一样支持医疗,像支持乡村教师一样支持乡村医生,让农村老百姓能够有自己的好医生,不再为看不上病、看不好病而发愁。”——这是广昌同学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复星人的梦想。
屏边县共有76个行政村,近年来,共投资700余万元新建村卫生室67个。关心村医是健康扶贫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县攻坚脱贫的一大抓手。
为了便于温同学考察工作的高效开展,屏边县专门组织了一场座谈会,屏边县副县长李秀英、副县长萧兆铭、县卫计局局长黎明旺等县领导参加。
▲座谈会现场
李秀英表示,
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承担着维护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承载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地方病防治、康复、医疗、爱国卫生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当前主要存在人员短缺、年龄偏大、待遇不高、流失严重,且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群众实际需要等问题。下一步希望在提高收入待遇、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方面,多做工作,以解决村医们的后顾之忧。
黎明旺补充道,
村医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有的地方,一个村医要负责21个自然村,村子分散在大山之间,交通条件很差,村医骑着车子走访探病,也有存在安全隐患。整体上看,城镇附近村民的医疗需求可以求助镇卫生院甚至县医院解决,村医不需要开展具体的医疗工作,主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而地区越偏远,村医需要承担的医疗工作就越多,责任越大,条件也更艰苦。
听了县领导的详细介绍,温同学对村医的工作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马上回应,
复星已在屏边展开的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即将推出“四个一”工程,即开展一项工程(乡村医生保障工程)、推出一个服务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接入一支平台(中国大病社会救助服务平台)、组织一个评选(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评选),切实践行“我们守护村医,村医守护大家”的公益宣言。
▲温同学代表复星向屏边县捐赠乡村医生人生意外险保障卡和重疾险保单登记指南
温同学屏边考察期间,复星保德信提供的乡村医生专属意外险激活通道也正式上线,标志着乡村医生保障工程的正式启动。在座谈会现场,温同学将百余份屏边乡村医生的人生意外险保障卡和重疾险保单登记指南,交到了李秀英的手中。
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以问题为导向,力图解决乡村医生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问题。
项目周期内,每一位复星全球合伙人都需要前往各自认领的贫困县开展实地走访工作,并给出针对性的扶贫建议和实际响应。因此,走村入户,与乡村医生深度交流,便是项目实施、成效检验的重要一环。
屏边考察期间,在屏边县副县长萧兆铭、县卫计局局长黎明旺等县领导的陪同下,温同学马不停蹄地走访分散在屏边山区的农村卫生室,点对点拜访乡村医生,深入调研。
▲温同学为乡村医生李田芬(左)送上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的全国首张意外险保障卡
李田芬医生是湾塘乡阿碑村委会的驻村医生,从医17年,工作覆盖1414位村民。李医生说,因为周边村民人口比较多,每月能开500至1000张处方单,堪称“湾塘乡第一”。
▲阿碑村卫生室病房一角
阿碑村卫生室空间相对充足,日常药品配置较完整,并配有四张病床。但是因为背靠大山,地处山腰,山区泥石流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灾害危险。得知卫生室一角曾被一块大石砸出一个窟窿,温同学建议当地尽快排除这一危险隐患,并表示复星会联合社会力量全力支持。
▲温同学向乡村医生熊桂芳(左)讲解人身意外险的激活方式
在白河镇热水村委会,温同学见到了乡村医生熊桂芳。熊医生从事乡村医生已经14年,覆盖14个自然村,约1000名村民。这里的卫生室相对简陋,只有一张病床和一张办公桌。因为距离白河镇卫生院较近,周边村民多前往卫生院就医,所以熊医生没有在卫生室开展医疗工作,主要任务还是走村入户向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温同学在白河镇卫生院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登记情况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温同学乘车来到了距离热水村卫生室几公里外的白河镇卫生院。这儿的科室和设备相对齐全,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日常医疗服务,并以“一人一档”为标准,为每一个村民都制作了居民健康档案。
▲温同学向乡村医生王海花(右)赠送出诊箱
“哇,这是给我的?”在新现镇洗马村卫生室,91年的乡村医生王海花收到了温同学赠送的出诊医药箱。
2013年毕业后,王医生先从事了护士工作,然后加入村医队伍,如今已到第二个年头。她的工作覆盖洗马村委会下辖9个自然村,近2600户村民。每当下乡为村民做家庭签约服务和身体检查,王医生都需要起个大早,“早上5点半出发,晚上11、12点返回”成了常态。对于她的工作来说,有一个大容量的出诊箱非常重要。
▲温同学向乡村医生熊斌(左)赠送出诊箱
过去几年里,国家扶贫工作取得诸多进展。但在贫困地区,因病致贫、返贫脱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得知这一情况,温同学考察完新现镇水田村卫生室后,便在乡村医生熊斌的指引下,来到一户“因病致贫”的家庭考察慰问。
▲温同学向王老伯(右)了解家庭状况
王老伯年近80,家庭5口人,耕地5亩,林地6亩,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种植、养殖、外出务工。他和老伴长期患有慢性病,膝下两位孩子都身患疾病(一名残疾、另一名因病致残),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对全家生活带来沉重压力。
目前,当地村镇已对王老伯家庭开展了各项帮扶措施,尤其在医疗、养老方面给予报销或补贴,并由熊斌医生对口进行健康扶贫。交流期间,温同学鼓励王老伯一家坚强生活并送上慰问物资,同时也向熊医生的工作使命表示敬意。
▲屏边县城一瞥
几天时间,温同学一行在屏边的考察工作得到当地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期间,屏边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雄文告诉温同学,
屏边县有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森林、水利、矿藏、热果、旅游等资源,年均日照光热1555小时,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被誉为“中国最南端的春城”。不过,尽管当地产业资源类型多样,却受制于交通环境、历史发展等客观因素,产业辐射受到极大影响。
温同学现场向李雄文表示,在乡村医生项目之外,复星也愿意通过产业导入等多种手段,对屏边开展精准扶贫。
作为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的民营联合体牵头方,复星已设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深耕轨道交通产业。实际上,复星当前正联合各方深度挖掘滇越铁路(又称“米轨”)沿线的文化旅游价值,以结合云南当地的自然、人文优势,促进相关文旅、健康产业发展。
其中,举世瞩目的滇越铁路人字桥等自然人文景观,便地处屏边。
李雄文对复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产业远见表示激赏,并亲自带队陪同温同学一行前往滇越铁路人字桥进行相关考察。
▲考察队伍行进在崎岖山路
从屏边县城前往人字桥,山路崎岖,交通状况颇不理想,县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迫在眉睫。恰逢施工修路,颠簸近90分钟,温同学一行才抵达目的地。
▲人字桥远景
令人欣慰的是,历经百年沧桑,人字桥依然保存完好。
▲人字桥近景
人字桥原称五家寨铁路桥,因形似汉字“人”,故得名“人字桥”。该桥长67.15米,宽4.2米,桥面离谷底深泓线高102米,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根据应用力学原理来设计。桥身由二万余组钢板、角钢构建和铆钉铆接而成,重达180余吨,所有构件均在法国量身订做,通过海运、山路搬运于此。人字桥是滇越铁路上最艰巨的工程,桥于1907年破土动工,1908年12月完工,历时1年多,期间牺牲中国劳工800多名(官方统计)。
▲温同学一行在考察米轨沿线
站在人字桥上,温同学对米轨沿线保护性开发的决心更加坚定。他说,
我们的产业开发应该与沿途城市、县市、村镇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老铁路的新利用带来发展活力,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沿线农村经济、景观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让米轨沿线开发成为滇南地区产业扶贫的强引擎。
考察尾声,温同学要求随行同学做好调研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响应方案,让乡村医生项目的后续开展更加精准有效。
同时,温同学也强调,我们要立足屏边当地资源禀赋实施产业扶贫,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让沿线地区群众获得真正的民生实惠。